流亡诗人庾子山

2009-08-07 16:34:49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可能连古时候的靡靡之音也不如,齐梁间的宫体诗在文学史上虽说是颓废之词,但比起现在的流行音乐的歌词也要高雅干净得多。古人对声音是相当敏感的,在其中可以听出是治世之音、乱世之音,还是亡国之音。我们现在的音声算是哪一种呢?

庾信,字子山,梁代诗人庾肩吾之子。梁武帝未,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防守朱雀航。建康失陷后,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这次战乱中死去,其父也在与他会面后不久去世。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因此被留在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使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靡靡之音的宫体诗的制造者庾子山,经历了真正的亡国之痛,才成为深沉雅乐的崇尚者。《论语》载,孔子对郑声痛心疾首,所谓“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董仲舒也认为夏桀、殷纣之所以亡国,郑卫之音的风靡是其重要原因。庾子山是因为亡国才趋向于对雅乐的追求。没有亡国之痛,就不会有《拟咏怀诗》,不会有《枯树赋》、《小园赋》和《哀江南赋》,没有这些也就不会有全新的庾子山。庾子山破家亡国的时间在他四十二岁的时候,那时梁武帝的天下太平无事已经有五十余年了,其对佛教的虔信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识于涅槃”。那个时代依现在看来几乎是一个神话,梁武帝见过菩提达摩,高僧宝志公是他的老师(据传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道教大师陶弘景是他的山中宰相,文学大师如沈约是他的密友,我们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文学理论《文心雕龙》也是在他的时代完成的。梁武帝希望建立一个文明的国家,但事与愿违。北方的野蛮人发现一个走在文明路上的国家正是它最软弱的时候,他们认为机会到了。虽然如此,那时的野蛮人也比今天文明许多,庾信作为诗人在北方受到最为隆重的礼遇,而庾子山也正是在这种南北兼顾的情况下成为六朝以来文学上的集大成者,融南朝之细腻与北朝之雄浑,以至开初唐之先河。

初到北方的时候,他写出了《拟咏怀诗》,把自己摆到了破家亡国的身份上,强烈、直白、无能为力,他说,只有他的先行者阮籍知道他的痛苦,“惟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不过,这时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形象,“穷途”是阮籍的形象,不是他的。他是在写出《枯树赋》时才准确地找到他的形象,他终于找到了他的时代符号,他所有的悲痛都在这样的一棵枯树里,他就是一棵活着的枯树。这棵树曾经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再以后,他还写过《小园赋》这样的讴歌自然的作品,是自然最终使他达到亡国之后身心的平衡,也是自然使他具有一颗平静的史家的深沉之心,写出《哀江南赋》这样的千古绝唱。没有自然,庾子山不可能平静。林纾认为《哀江南赋》应视为士大夫之血泪,陈寅恪判定它是庾66岁的作品,写的是梁朝五十年盛衰兴亡。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悼亡之地。宋玉说“魂兮归来哀江南”,李煜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庾子山是六朝最后一个也是最伟大的一个哀悼者。杜甫说他清新老成,老成是乱世给他的,清新则是乱世里永恒常在的江南景色给他的。他是六朝漫长的乱世在文学上的一个终结者,他终于以史家睿智的眼光使得六朝长久的混乱安顿在他的诗赋之中,不是以靡靡之言,而是以周王朝即已开始的大雅之音。

庾去世于581年,这一年,下一轮的王朝统治者杨坚很快就要结束南北分裂近三百年的历史,统一中国。

(作者系知名诗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佛燃能源交年度“答卷”:业绩延续稳健增长,ESG表现可圈可点
老工业城市组团到广东,他们想学什么?
千亿有色龙头资产腾挪!多年未分红,负债超70%,中铜资源股权遭中国铝业清空
服务业态双创新,海底捞业绩创新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