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在华产业链短板 BP中国大炼油

2009-07-30 08:45:29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位于珠三角大亚湾的中海壳牌绝不是最后一个外资在中国布局的大型炼油项目。英国石油公司(BP)正在谋划在中国长三角建设一个大型炼油基地。

在全球石油需求放缓、石油价格大跌、而中国需求却一路领涨的形势下,BP试图纵深切入中国能源产业的心情将更为迫切。

BP重启炼油计划

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场合表示,BP计划在中国建设一家大型炼油厂,目前正处在与合资方谈判阶段。

BP进入中国市场步伐的加快与其全球业绩呈鲜明的对比。BP全球在728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的净收入降幅达53%,较之同期由93.6亿美元下跌至43.9亿美元。其中透露出BP对中国市场不忍舍弃的决心。

BP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迄今在华投资总额超过46亿美元,主要定位于中下游业务,包括油气勘探、下游零售、石油化工、替代能源等,BP此次的中国投资计划颇有趁热打铁之势,同时也包含着BP多年来欲求与全球石油最大需求国“捆绑”的愿望。

BP早期通过与中国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合作的方式经营在华业务,包括建立数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其中年乙烯产量达90万吨的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最大的在华单项投资项目(由中石化、上海石化和BP30%20%50%的比例出资组建)。

同时BP在零售环节也有斩获。2007年,BP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建设和运营500座加油站,到目前为止,已接手管理超过400座加油站,事实上,从历年外资在华的经营数据分析,BP在中国的润滑油的生产和销售亦颇有成绩。

但是,炼油环节的缺失,始终是BP在中国市场的心头之痛。

BP前中国区总裁德开瑞在20081月曾表示,“炼油业务是BP目前唯一没有在中国开展的业务。但对于是否要在中国投资炼厂,仍处于磋商阶段”。

招商证券能源部一名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BP在国内的500座加油站的成品油主要是买进,若在国内建炼油厂,BP不仅能直接供应成品油,提高油品利润,且可加强其产油能力。

事实上,BP对此也不无努力,其2006年就计划与中石化合资建设炼厂,但后因和中石化的股权分歧而搁浅,三年后,BP重启炼油计划,业界人士认为,从各方角度观之,此次胜算都很大。

但陈黎明拒绝向媒体透露将具体选择哪家作为合作对象,之后记者联系BP中国区副总陈新华询问具体的合作细节,其亦表示无法回答。而BP官方给时代周报的回复更加隐晦:“BP一向致力于扩大并深化我们的在华投资,投资炼厂将是对我们在华业务的补充。目前,我们并没有具体的炼厂项目跟媒体分享。”

对此,上述招商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由于能源行业的敏感性,BP不希望尚处谈判初期的项目,因为外界因素而流产。

不过陈黎明计划中的炼厂设定了三个前提,第一,要和BP资产形成协同效应;第二,炼厂周边对成品油需求旺盛;第三,合作者与BP资源也要能相互衔接。

“攘内必先安外”

“建设炼油厂投资巨大,除了要考虑将来收益,宏观上,政策的考量也是BP无法回避的因素,”中石化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级工程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国家也鼓励在能源领域多合作,但毕竟从现在看,中上流(炼油、勘探等)还是比较麻烦”。

显然,此次BP公开宣称将进入中国炼油市场,是建立在诸多有利因素上。

就在630BP与中石油合作一举夺得伊拉克东南部的鲁迈拉油田40年的开采权,此为伊拉克8个大型油田中唯一的招标成功的项目。

据上述中石化人士透露,中石油之所以能中标成功,BP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BP曾有运营伊拉克南鲁迈拉油田的经验,且在国际原油开采及销售市场都占有相当地位,“中石油算是借船出海了”。

不可否认的是,BP和中石油的这种亲密关系,以及国家对能源领域的开放势头,在相当程度上为BP扩大中国投资领域打开了一扇窗。这也让BP相信,多年来的政策障碍将逐步得到化解。

事实上,虽然近些年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所改善,几大国外石油巨头纷纷在华建立合资企业,而作为欧洲第二大石油公司的BP显然期望得到更多。

BP在中国的业务可追溯至1979年的南黄海石油勘探。据BP官网显示,BP之后陆续投资20多亿美元与中国石油企业携手共同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包括海上与陆地。

进入80年代后期,考虑到能源安全问题,国家逐渐收紧外资在华的能源上游项目,使得众多国际石油巨头逐渐转向中下游的领域,包括原油销售及油品加工等。

公开资料显示,BP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合资企业,主要是原料加工生产,覆盖中国广东、浙江、南京、上海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同时,BP亦有不少直接对华投资项目。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炼厂地址选择在长三角地区的概率较大,BP前期主要投资在内陆,之后将转向沿海城市,其中和中石化的合资企业上海赛科最有可能备选。而近期BP和中石油的蜜月关系,让上述猜测存在变数,但不管如何,这个炼油厂项目的最终促成,都将是BP、中石化、中石油三方利益权衡、争夺后的产物。

退出中国新能源

虽然BP在中国传统资源性领域颇有斩获,但在新能源产业上却遗憾折戟。

2008年初,BP与国内风电龙头金风科技签订合作协议,但10个月后,BP单方面终止协议。

陈黎明后来解释,“我们不可能在全世界每个地方都去发展新能源,这样不能形成真正的规模优势,因此风能主要集中在美国、太阳能集中在中国、印度”,如此看来,BP中断与金风科技合作,正是基于上述战略考虑。

事实上,2008年中后期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才是最终祸首,从去年年中开始,原油价格从顶峰147美元/桶暴跌至60美元/桶,从成本考虑,中国风能产业实际在BP的中国战略中沦为“鸡肋”。为此,BP也备受指责。

 

不可否认,较之尚未成熟的风能产业,BP更加偏爱相对稳健的传统能源领域,从下游生产到上游勘探,BP期望在中国打造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深耕实体经济夯实差异化发展优势 2023年华泰证券营收利润双增
东北证券近30%股权遭"甩卖",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公司回应:还在筹划阶段
广汇宝信2023全年业绩扭亏为盈,挖潜增效实现增值业务快速增长
业绩变脸股盘点|海通发展上市首年净利同比大降七成,五券商在解禁高峰前提前减持套现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