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一种边缘立场

2009-07-22 18:09:44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在盘点2008年的关键词时,“山寨”被人民选定。“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最早的“山寨”以仿造或模仿为特征,而我要讨论的是不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山寨”,这其中的一个代表就是“山寨春晚。定会有人跳出来说“山寨”春晚”也模仿,因为它也“春晚”,但我必须说,它的定位是要挑战“春晚”(“向央视春晚叫板”),所以,其模仿性并不是最主要的特征。

不理解“山寨”的多样性,就看不到它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就会有人出来否定“山寨”文化,要么说它是流氓文化,要么说它与创新无关。其实,真正的创造性恰在民间、在底层。人们已经在央视春晚与“山寨”春晚之间画了线。可是,这线真的就那么明晰吗?其实,在央视春晚之中,看一下其内容,各种“山寨”出来的又何止一两个?如果说歌功颂德曾经是主流,而今天,平民化已经成了主流。比如,赵本山的小品,你说他到底是“庙堂”还是“山寨”?当然,你可以说他是被“招安”或说是被“接受”了的“山寨”。

我不赞同把“山寨”泛化。当前,人们似乎在迫不及待地把很多来自民间、边缘或底层的东西都统统地贴上“山寨”的标签,结果就是无意或有意地抹杀了民间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把具有模仿特性的“山寨”与具有自我个性的“山寨”混淆在一处,对后者来说,它是被“山寨”化的,其后果值得深思。

这种贴标签的冲动反映出的恰恰是存在一个强势的话语霸权,它已内化在人的思维里。问题就是:为什么多数人仍然在顽固地坚持“山寨”与“庙堂”的划分?我想,这主要原因不在于“山寨”,而在“庙堂”,话语权在高高的“庙堂”,所以才会出现这么一个“二分法”。这是我们当前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存在着“中心”与“边缘”二分,这“二分”是“庙堂”自建的“长城”。

是谁在定义着“山寨”?是作为“庙堂”的“中心”!是“庙堂”表述着“山寨”,并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山寨”。世界已经是被各种“中心”与“主流”建构起来,“山寨”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必须有一个革命的姿态,一个打破话语霸权的立场,这个立场就是底层的立场,就是“山寨”的立场。

“山寨”的冲击,最终要改变的是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即把某种东西树立为权威和标准的思维方式,它拒绝给予“他者”以平等的话语权,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被称为“中心主义”。“山寨”要冲击的是各种“中心主义”,当然也包括“山寨中心主义”本身。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中心主义”的存在都相似。我们似乎都知道一些响当当的外国名牌,其加工是在中国由中国人民完成的,但品牌并不在我们手里,所以,外国名牌厂商要做的就是“贴牌”。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人民的一个极大剥削。同时,发达国家要做的就是用一些看似理直气壮的理由制约你,最厉害的莫过于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维系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少数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对边缘与半边缘地区的剥夺。我并不是否定知识产权保护,但要提醒的是,作为这一整套话语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和西方优越论的逻辑,我们不能只为别人背书。一个有着如此巨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并不缺少制造一些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怎么就不能搞出自己的品牌?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我们的头脑问题?

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思维被“殖民化”了。“山寨”能不能成为摧醒国人的力量,我们还将拭目以待。但必须承认,或许你可以做到非常客观,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中立”。作为边缘,我们需要表达就是边缘的立场,“山寨”的立场。“山寨”要取得的话语权,就是对多元主义的尊重,就是消解各种道貌岸然的“中心主义”。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资方让利产业方?诚志股份零溢价投资私募基金,要当液晶显示材料龙头
君实生物去年亏损超22亿,核心品种加速“出海”,对冲国产PD-1内卷
监管能见度 | 沪深北交易所连续6周IPO“零上会”背后:监管全流程“零容忍”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元宇宙概念股营收榜:四企营收超千亿元,半导体、游戏企业数量最多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