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虻书写的一段历史

2009-09-01 15:38:37
来源: 时代在线网

1223零时21分,北京肿瘤医院,抢救黯然结束,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副主任(原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走到终点,47岁,电视界一代天才壮年辞世。

陈虻的才华,体现在那句著名的流行语上,“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陈虻是创意人。“把正在发生的历史还给普通人”,他也是这一理念在央视的引领者,他说,“(纪录片)表达的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那种需要以真切、平等才能体现的尊重。”

回到15年前的那个夏天,一个32岁的年轻人走进《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办公室,之前,这个栏目教人如何做饭、做面膜,但这个新任制片人告诉比他更年轻的“孩子们”,“还是要做服务,但要服务人的精神。”

这句话打动了同事,于是,“服务人的精神”,注入栏目的灵魂,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圣人”报道,把镜头前面的人还原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肉身。

如今,往事已成追忆,笼罩在CCTV南院工作区的是一片悲伤,“陈虻兄弟走好”,反复出现在办公区的电子屏幕上。

其实,2008年,对央视来说,本有喜事,创台50周年,很多领导人发来贺电,而对很多员工来说,陈虻的去世,让一切突然停止。人们在缅怀过去,缅怀陈虻和属于他的电视改革黄金10年,他是10年的代表者和巨大的亮点。

改革的成功来自制度创新和宽容、宽松的环境。当年,那个走进《生活空间》办公室的年轻制片人,既是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又是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推动者。

1993年,邓公南方谈话第二年,改革和制度创新四处发力,当年51日,《东方时空》创办,制度创新的标志是制片人体制的建立。当时的央视给《东方时空》开了一个“绿色通道”,制片人虽无行政级别,却有人财物的权力。

在《东方时空》的“地盘上”,制片人可以招聘优秀人才,可以对优秀者予以奖励,可以充分贯彻他对栏目的设计,可以尊重并激发团队每个个体的潜质。

于是,分布在各个地方、热爱电视的年轻人,涌入这个团队,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等知名主持人,都是当年人才自由流动的产物。再看看《东方时空》的布局:《生活空间》、《东方之子》、《焦点时刻》,这些栏目的特质可以概括为,尊重个体命运、尊重人们对舆论监督的需求。

这是一条清晰的逻辑。赋予制片人相对完整的管理权限,灵活的薪酬制度得以贯彻。而开放的用人机制,让人才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一度《东方时空》成为电视人才北漂的目的地。这些今天看来已成平常的制度创新,之所以体现为效率的提高,归根结底,是解放了人,释放了人的创造力。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更是把制度背后的价值观推到了极致,这一理念隐含着精神层面和技术层面的追求,具有人文精神和独立表达诉求的编导、记者面前是一个个独立的人—节目尊重电视观众的期待和情绪,支持这一切的是一种价值观,每一个人不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肉身。

1993年底,CCTV在《东方时空》的基础上成立新闻评论部,次年4月,成立《焦点访谈》,19963月推出中国第一个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5月,推出中国电视界最长的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如此高频率的创新,构成了电视改革的黄金10年,成就了电视人激情燃烧的岁月。陈虻是10年的代表者。

经历中国改革辉煌年代的人,也许能从陈虻身上找到自己,陈虻个体命运的背后,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我相信,媒体同行在“讲述陈虻的故事”时,也会想到,是在“讲述老百信自己的故事”。

回首望去,成就陈虻的那段历史,能否给今天以启示,尊重个体,把所有人都看做一个个肉身,能否不再是奢望?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士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常青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腾讯游戏被低估了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