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银行业重归单调

2009-12-21 16:52:54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最近,经济学家托马斯·菲利蓬和阿里尔·雷谢夫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乏味银行业的兴衰史”(其标题实际为“美国银行业的工资及人力资本:19092006)。他们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930年以前,银行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行业,造就了一大批英雄式的人物,他们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帝国(其中一些后来被证明是建立在欺诈基础上的)。雄心勃勃的金融业使债务快速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9年间,家庭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

在金融业的第一个繁荣时期,银行家的平均收入远远超出了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但大萧条时期银行体系的崩溃使得金融业失去了昔日的魅力。

在崩溃后重新兴起的银行业受到了严格的管制,远没有大萧条以前那样多姿多彩,对从事银行业工作的人来说,利润也远没有过去那样丰厚。银行业又变得单调乏味起来,部分原因是银行家在贷款方面非常保守:在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家庭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出现了大幅下降,处在远低于20世纪30年代前的水平上。

说也奇怪,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这一银行业的沉闷单调期却也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1980年以后,随着政治风向的变换,银行业的许多管制措施被取消,银行业又重新成为令人激动的行业。贷款迅速上升,几乎达到了1929年的水平。金融业的规模出现了爆炸性的膨胀。到80年代中期,金融业占据了整个企业利润的三分之一。

随着这些变化的出现,金融业再次成为高收入行业,那些建立新金融帝国的人的报酬则尤为丰厚。的确,金融业暴涨的收入为创造美国的第二个“镀金时代”发挥了重大作用。

 

不用说,这些新的超级巨星们认为他们的巨额财富是由自己一手创造的。花旗银行前首席执行官桑迪·威尔在其退休一年后的2007年曾表示:“我的个人财富主要来自公司的经营效益,这足以证明我的个人所得合情合理。”当时许多经济学家赞同他的说法。

只有少数几个人警告说,超级金融系统最终将招致恶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雷格汉姆·雷简。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他指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增加了“灾难性崩溃”的风险。但是,其他与会人员,包括现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劳伦斯· 萨默斯都对雷简先生的担忧嗤之以鼻。

果不其然,灾难性崩溃发生了。

金融业看似成功的表象现在看来大多只是一种幻想。(威尔先生自我庆祝之后,花旗银行的股价下降了90%以上)。更糟糕的是,信用卡金融商行的倒闭对其它经济领域造成了巨大的浩劫,世界贸易和工业生产的下降速度超过了大萧条时期。经济大灾难的发生促使人们呼吁对银行业实施更多的监管。

不过我的感觉是,决策者们目前主要考虑的仍然是如何重新安排银行监管组织结构图。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做该做的事,即让银行业重新变得沉闷单调。

部分原因是沉闷单调的银行业意味着银行家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富有,而金融业依然有许多朋友身居高位。不过,这也是一种观念问题。尽管发生了这么多的问题,大多数掌权者仍然会将新奇的金融业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他们能够被说服吗?我们能够找到愿意进行重大金融改革的人吗?如果不能,那么目前的危机就不会是一次性事件,它将会成为一种模式,从而引发更多的危机。

作者系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打造新窗口!银联助力广州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落地白云机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