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不应引导公众偏离真相

2009-07-15 13:59:56
来源: 时代在线网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择取每天的新闻事件并将新闻碎片拼凑出“拟态环境”。公众对社会的认知受限于“拟态环境”呈现出的图像,也就是说,公众很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而产生对现实的一种观感。传媒有时可以通过内容的安排和隐性的观点表达,很容易达到影响公众情绪的目的,制造、形成和引导舆论。

媒体制造“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的概念出自于李普曼的经典著作—《公众舆论》。李普曼敏锐地观察到了传媒通过新闻报道给受众呈现的只是一个“拟态环境”,也就是说,公众通过阅读新闻,看到的只是社会的一个表象,或者一个侧面,很多真实的情况被掩盖起来,或者有意无意地被传媒所忽略掉。如对社会暴力的大量报道,会让人感到缺乏安全感。

在这一周,读者通过报纸看到《国务院新任命5位副部级官员均有博士学位》这条新闻,会产生官员要想获得晋升必须拥有高学位的想法。诸如此类的“拟态环境”既会产生影响很大的社会舆论,也很容易导致舆论的转向,甚至会误导公众。如许多官员会相信,只有获得高学位,才能做大官,而公众也会误认为,越来越多的官员拥有很高的学位。这样直接刺激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实际上,我国博士招生每年都在增长,人数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水分却不断增加。又如专家谈论放开二胎生育制度,会使公众误以为中国人口不断在萎缩。

不过,“拟态环境”不一定就导致公众对现实的误读。它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促进公众修正过去的“拟态环境”。如读者阅读了《华国锋骨灰将回葬家乡山西交城卦山》这条新闻,会促进他们重新客观评价华国锋的历史功过,还原真实的历史。

“拟态环境”是传播者利用传媒通过对事件或信息进行加工和选择,并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这种环境和现实环境是有差异的,主要的原因是在选择和编辑某信息时,传播者因为价值倾向或者传播导向等因素对内容进行选择,在写作时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信息予以加工,造成信息传播不是简单地“有闻必录”,而是有所选择。公众在解读、感知这一“拟态环境”后形成自己对现实的印象,进而作用于现实环境。因此,对某一信息的解读会引发公众对当事者的印象建构,形成“拟态环境”,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

地方政府控制舆论不灵了

鉴于传播者通过新闻报道或评论所形成的“拟态环境”在公众当中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力,一些地方政府想尽千方百计来改变不利政府形象的“拟态环境”,极端者还通过封锁各种网络消息,甚至拘捕发布不利政府形象的信息的传播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河南灵宝警方千里迢迢追捕举报违法征地的网民。

“拟态环境”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根本的原因是它能够利用社会规范来影响公众的看法,然而,它的前提是建立在真实、透明的信息传播基础上。一旦公众发现传播者发布的是假消息,那么不仅之前建立的“拟态环境”会土崩瓦解,而且会形成相反的“拟态环境”,造成公众对传播者的公信力产生强烈质疑。比如说,河南灵宝政府在面对舆论的质疑时,解释警方拘捕举报者是因为其诽谤政府。然而,这种说法却无法自圆自说,在网络舆论的不断抨击下,这种解释不仅无助于政府形象的漂白,而且还进一步受到公众的质疑,公信力严重受损。

从这一周的网络评论来看,许多言论非常尖锐地针对公权力滥用、公民因言获罪、公务员贪污等事件,使公众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方法、思想均很落后的“拟态环境”,对政府形象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某些官员看来,网络评论犹如洪水猛兽,威胁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然而,这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政府如果想在公众当中形成良好的“拟态环境”,只能实事求是,及时澄清,真诚地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补救。比如说,河南灵宝政府向举报者进行道歉,并对一些警方负责人进行处理,虽然处理的方式不尽人意,但是却逐步扭转了不利的“拟态环境”。

舆论的形成,与公众头脑中的“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拟态环境”是否偏离现实,偏离现实多少,都将直接影响到舆论的偏颇。这有可能会产生一个很危险的后果,那就是如果传播者发布的不是真实的信息,而公众又通过接触到这些信息来认知现实,那么公众就会形成背离真实而形成错误的看法。如过分批评某些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权利等等,而且构成对当事人严重的精神压力,形成“拟态环境”的舆论暴力,对当事人非常不公平。如传媒在未全面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以《女大学生脚踢孕妇》为标题进行报道,无疑妖魔化了大学生的形象,而网络舆论的抨击,使该大学生被严重丑化。这显然不利健康的舆论环境的形成,也不利社会的进步。

网络精英草根化是危险信号

过去,由于传播渠道较少,传播者很容易通过内容的设置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拟态环境”的目的,所以传媒成为个人、团体、组织操弄“拟态环境”的主要工具,而现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草根化使个人、团体和社会组织很难通过影响传媒来达到操弄“拟态环境”的目的,这样看来,似乎公众通过网络所认知的“拟态环境”非常接近真实情况,然而,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迅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表面上,公众可以接受到多元化的信息,避免建构偏离现实的“拟态环境”,但是由于缺乏时间和空间去筛选海量信息,他们的认知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极大影响。

客观来说,当前信息的传播仍然受到精英的重大影响,只不过过去很多精英没有机会,也缺乏空间发表自己的言论,而现在,网络精英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来展现他们的智慧与对社会的思考。这对于实现舆论观点的多元性、发散性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推动了中国舆论的发展,然而,随着公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贫富悬殊的扩大,许多历年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公众在遇到社会不平现象时,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再加上网络精英草根化,很有可能使“拟态环境”朝偏离真实环境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言论极端化、情绪化、暴力化、民粹化等。

在建构一个平和、客观、健康的“拟态环境”的过程中,公众需要以理性的态度促使其尽量接近真实,政府更需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它,要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思想面对它,即使它有时稍微偏离真实情况,也能坦然待之。因为爱之深,公众才会责之切。

☆本周最佳报道

《中国青年报》 冰点  《凝固无声之痛》 作者:王波

文章摘要:过去的一年多,摄影师刘浚致力于拍摄中国聋哑儿童的生活。他的镜头里,记录了上百名聋哑儿的生存状态。

这个28岁的年轻人,被父母责怪为没有一份“正经工作”,也没有稳定收入。唯一能表明他身份的,是名片上印着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方合作摄影师”。

326日,T42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刘浚要赶去陕西“还债”。“债”是去年11月欠下的。几位西安网友给他发来一些聋哑学生的信息,并邀请他前去拍摄。但那恰好是他最穷的时候,“钱包里只有30块钱”,买不起一张到西安的火车票。他只好告诉网友,“眼下很忙,等等再说。”

实际上,刘浚转身便去挣钱攒路费了。

 点评:这篇长8371字的特稿在这一周并不显得起眼,甚至在对该报道的评论中,也有一位IP地址为四川成都的网友喟叹:“这样的文章却无人问津,倒是对那偷窥的人人感兴趣,盛世?人性的悲哀吧!”但我们仍然要将这一周的最佳深度报道颁于它,一是因为这篇报道的写作沉重、细腻、认真,二是因为这样一个并不吸引眼球也非热点的新闻,《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不吝笔墨,进行了深入报道,这样踏实的新闻写作值得致敬。

如文章所描述的,对于残障儿童,我们关注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做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在这篇细致得如同让读者观看一部纪录片的文稿里,我们看见了记者对这一题材所倾注的真切的关怀,也希望能够引发思考,如何让那些甚至于消失在户口登记册上的孩子们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

 

 

 

☆本周最佳评论

《南方都市报》 阅读与思考 《反贪腐促成美国公务员的政治中立》 作者:徐贲 

文章摘要:美国人与公务机构和人员的关系既暧昧,又矛盾。一则是离开他们办不成事情,二则是觉得他们低效、无能,就算是办成了事情,也叫人不痛快。美国公务机构(人们称之为“官僚机构”)办事刻板,但在普通民众心目中还算“干净”。这不仅是因为公务员们极少有以权谋私的事情,而且还因为他们不沾“肮脏的政治”。

美国遵行的是一种政治上中立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可以在政党竞选中投票,但不可以积极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担任某一政党的官员,不得担任政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不得为某一政党传播其政治主张。

美国联邦公务员分两种:择优竞争的公务员(民事机构人员都属此类)和特殊服务的公务员(如外交人员、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人员)。州和地方的公务员的择优竞争与联邦公务员相似。美国的文官制度曾经深深纠缠于政党政治之中,后来因造成严重的权力腐败而被改革,形成了今天的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点评:向读者推荐此文,主要的目的在于其可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与人大代表构成比例的改革提供某些启示。现在,我国的公务员选拔虽然已实行公开录用考试,也在网上公布录用名单,在某种程度体现了选拔的公平性,但是公务员的政治倾向性、依赖性、黏附性却非常严重。跟对一个人,名利双收;跟错一个人,粉身碎骨。近年来,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他们听命于某一领导的实际情况。

当然我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完全照搬美国制度来套我国的体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客观的,但是面对官员权力过大,监督不易,腐败严重,缺乏服务公众的热情,美国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制度或许可以给我们许多借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46系列圆柱电池开始量产?亿纬锂能拟每10股派5元,2023年“炒股”陷亏损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扫码分享